文昌燕乐畔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经济主任罗长盈。新华网发
新华网海口4月14日电(张瑜 刘一鸣) 4月13日至1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海口举行。文昌燕乐畔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经济主任罗长盈在消博会期间接受新华网采访。
问:您与海南有什么样的渊源?您对海南有什么样的感情?
答:我是华侨二代,祖辈、父辈曾不断叮嘱我,在事业有成后,要将好东西带回家乡,供家乡人民享用,我与海南因“燕窝”而结下渊源。一直以来,燕窝总是给人一种昂贵的、高大上的保健品形象,但由于我掌握了原材料,且严格控制加工过程,成本大大降低,从而可以以更低价格、更高品质的方式提供给大家。为了不忘初心祖父辈的初心,我将企业设置于海南文昌,进而辐射到中国内地市场,为更多人提供优质燕窝。
问:本次消博会上,您是否有项目签约?请您介绍一下这个签约项目。
答:目前已有采购商来和我洽谈。我也希望可以通过(消博会)这个平台将我们推广出去,走出文昌、走出海南,进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问:您如何看待中国政府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举措?感觉过去5年来的建设情况如何?
答:我的祖辈、父辈曾下南洋打拼,而我又从马来西亚回到祖国,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5年内,变化特别大,尤其是文昌。文昌从原先一座不起眼的普通城市,变成了一座国际航天城,这让我非常的震撼与自豪。
今年春节,我的妻子和儿女第一次回到海南。一下飞机,女儿就和我说:“老爸,我非常惊讶,我想象中的海南是落后的,可当回到这里,才知道是多么发达。”儿子在看到航天发射场后,就表示上学之后要和朋友介绍海南。我也鼓励我的孩子们在读完课程后,可以在暑假回到这里进一步的交流与学习。
燕乐畔燕窝展示。新华网发
问: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您怎么看待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这一重大机遇?
答:我非常看好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相关政策。去年调研后,我就回到海南进行创业,所以我非常期待,也非常兴奋,很期待我们家乡自由贸易港的发展。
问:您怎么看待消博会这样一个平台?它为侨企侨商打开中国及国际消费市场提供了哪些独特的机遇?
答:这是我第三次参观消博会,也是我第一次参展。从一个参观者转变为参展者,我认为,国家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平台,让我们走出海南、走出中国,去看世界,也让世界了解海南的动向和产品。
“made in china”这句话很重要、也很流行,已经成为了一个标签,世界各地都在传播这句话。近期,不同地区的公司在与我们合作,尝试将产品推广至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市场。
问:侨商在海南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出过突出的贡献。据您看,海南的华侨文化或者南洋文化,有什么样的特殊气质?
答:我小时候就知道,爷爷每几个月就会捐资到海南用于建设学校,他告诉我,我们可以穷,但是不可以穷教育。所以从那个时候,我就知道我要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回到中国进行交流,让他们了解海南的发展,了解中国的文化。
海南的华侨文化是独特的、传承的。在马来西亚,我们有一位前辈在制作并印刷海南语字典,免费提供给他人。假期时,全国各地的会馆也会开设海南语班,让华侨的晚辈学习海南语。另外,许多海南的习俗也保留完整,例如通过海南语歌唱比赛、制作意糕,连接同胞感情,传承海南文化。
问:您认为海南打造国际国内双循环交汇点,侨商在这其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侨乡具有一种凝聚的力量,以文化情怀做连接,以经济贡献促发展。正是因为侨乡们有着对家乡的眷恋和情怀,才会愿意将海外好的产品和技术带回海南,也愿意将海南好的产品带到海外。与此同时,我也鼓舞带动海外许多的年轻人回到海南,为建设家乡做出一份贡献。这也就是我一开始提到的初心,要为家乡人民做出一些贡献。凭着这份情怀,我也就回到海南开始了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