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海口4月13日电(记者陈碧琪)“投资海南就是投资中国,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的举办恰逢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际。会期4天来,赴会场、做笔记、换名片、谈合作……全球自贸港发展论坛、琼港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等几场突出“海南元素”的活动人头攒动,座无虚席,会场内外,英语、日语、韩语、泰语等各种语言的研讨、洽谈声此起彼伏。
以海南自贸港成型起势为代表,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得到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千名与会嘉宾的认可、关注。海南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让全球企业得以在这片投资热土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海南自贸港:乘博鳌东风做全球生意
外宾眼中的“投资海南”机遇何在?
对挪威商学院战略学教授卡尔·费而言,是更低的成本:“海南自贸港封关,意味着可以享受零关税等优惠政策,为企业节省大量资金,对外资非常具有吸引力。”
在日本欧力士集团大中华区负责人看来,则是产业蓝图的前瞻性、投资环境的开放包容带来的想象空间:“欧力士在海南已经有一些投资布局,我们认为,未来在医疗大健康领域,以及金融租赁、消费金融、休闲旅游等方面,都可以开展更多交流合作。”
而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贝哲民则强调,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再平衡的宏观背景下,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全球南方伙伴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包括自贸港特殊的海关监管体系、完善的企业服务机制等在内,海南开放创新、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将对中国与全球市场的金融和贸易互联互通注入强劲动力。
海南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自1988年成立以来,亲眼见证并深度参与了海南的发展蜕变。2023年,随着太古可口可乐供应链管理(海南)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海口,企业在琼发展迈入了全新阶段。
“作为海南省重点引进的百强企业,我们切实享受到了自贸港政策带来的多重红利。海南自贸港的‘双15%’税收优惠、产值奖励、工业扶持等一系列政策为企业提供了实质性支持。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正在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太古可口可乐供应链管理(海南)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打造有为政府厚植营商环境沃土
2025年,同样也是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工作的“迎考”之年——根据2020年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到2025年,海南营商环境要“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压力转化为动力。近年来,海南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扎实推进市场化改革,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围绕封关运作,海南今年实施营商环境“三大任务”:历史遗留问题攻坚、实施百项一流营商环境冲刺任务、出台10大领域166条重点举措,并将2025年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年。通过制度创新和服务升级,海南积极培育“尊商亲商安商”生态,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雪皓介绍,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海南制定了系列开放制度措施,营造“外资友好型”投资环境,包括出台扩大货物贸易创新发展规模、推动双向投资、跨境产业链合作等20条落实措施,上线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推动全省AEO(“经认证的经营者”)认证企业超过100家等。
此外,海南还出台了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推动上线“企航自贸港”投资海南一站式服务平台和海易办“国际服务专区”,加快打造统一对外服务和宣传的海南自贸港国际服务门户,并创新推出外籍人士入境通关、停居留许可等8个涉及外资企业和外籍人士的“一件事”服务,为其在琼投资、工作、生活、旅游提供便利。
“揭榜挂帅”、招商引资“赛马”、制度集成创新等机制的淬炼选育,也激发了各市县、各部门、各园区愿为的动力、敢为的魄力、善为的能力,“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这样的实干精神换来了企业的口碑、发展的后劲。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向13家外资企业发放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其中之一就是于2022年落户海南自贸港的海南邓白氏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在近几年的业务发展过程中,我们跟园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园区很了解我们的业务,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后,就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并积极和有关部门沟通,开展申请相关的准备工作。”邓白氏中国区总裁吴广宇坦言,从2022年注册时只有寥寥数人,到现在拥有成熟的运营团队,并获批作为外资企业率先开展信息服务业务(ICP),园区对邓白氏海南公司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充分发挥了引导、服务、协调等作用。
将更多市场热情变为“真金白银”
记者注意到,在本届论坛年会上,不少外宾尽管步履匆匆,但胳膊上都夹着一本漫画书,在排队候场和休息时认真翻阅。
这本中英双语的《“营”在自贸港“画”说新海南》由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等单位联合主编,以真实案例为原型生动“画”出海南的营商环境好故事,通过持续发声形成长效影响力,至今相关专刊已经推出100余期。
打造中国唯一的“医疗特区”,全球患者可以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及时享受到全世界最先进的医药科技成果;允许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在海南独立办学;出台最宽松的入境政策,美、英、法等59国人员如因除工作、学习外的其他所有事由来海南,都可以免签入境30天……近年来,海南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始终坚定。
“一号工程”展作为,潜心耕耘迎硕果。对于海南自贸港前景,更多外资外企用“真金白银”投下了信任票——截至2024年底,海南省实有外资企业9979户,其中77.3%的外资企业为2020年6月后成立;2024年,在全球化遭遇逆风的背景下,海南新增外资企业超2000家,同比增长约20%;当前,投资海南的国家和地区已由2018年的43个增加到目前的超170个。随着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对外投资规模跻身全国前列,海南制度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进一步提速。
在海南,以“外资友好”为一大特点的营商环境蜕变,是一场静水流深的变革,进一步夯实了“全球面积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唯一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发展之基。
锚定“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今年,海南将做好外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并聚焦“4+3+3”现代化产业体系举办2025年海南自贸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中国侨商投资(海南)大会等高规格招商推介活动,将“市场有效”与“政府有为”结合得更加出色,持续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标志性改革和制度性成果,放大自贸港政策红利的乘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