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打造8家科技小院,助力农业产业提质升级
琼中:“田间实验室”让科研成果就地“成长”
生长在热带雨林的五脚猪和山栏稻,成为乡村振兴的财富密码;燕窝果、绿橙等特色产业,质量产量双双提升;偏远山村挖掘资源禀赋,发展路径日益明朗……
绿水青山是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最大优势,如何用好这一资源禀赋?琼中以科技为支点,促进科研院所与当地农业生产深度融合,让科研人才扎根田间地头,揪住产业发展中的重难点,开展科技攻关,开启了琼中农业发展新格局。
日前,2024年海南科技小院名单公布,琼中共有7家单位入选,截至目前,琼中一共打造8家科技小院,不但护航农业高质量发展,更让基层老百姓有了增收利器。
科技赋能 产业重获新生
“别看这些小猪崽活蹦乱跳,要养好它们可不简单。”4月24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位于琼中营根镇的海南琼中大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公司总经理韦秀芳正通过屏幕了解五脚猪养殖园的工作情况。
琼中五脚猪学名叫五指山猪,是产自海南本土的小型猪种,由于种种原因一度濒临绝种。自2020年起,韦秀芳陆续引进了110头优质的五脚猪种猪,发展琼中本地特色五脚猪产业。
“养殖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疫病防控。”韦秀芳说,大约3年前,非洲猪瘟蔓延到了琼中,多亏海南大学副教授赵建国调配了含有黄芩、鱼腥草等中草药的饲料,提升五脚猪的抗病力,并为当地250多户饲养五脚猪的农户开展技术培训,让农户免受损失。
养殖五脚猪的另一关键在于保种。赵建国带领学生定期监测小猪的生长状况,筛选出长得快、肉质好、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在科研团队的支持下,韦秀芳打造集五脚猪种猪繁育、肉猪养殖、加工屠宰、技术推广等于一体的产业链,带动100余户农户养猪致富。
日前,赵建国担任指导老师,依托韦秀芳的企业设立了“海南琼中五脚猪科技小院”,这意味着将有更多学生投身五脚猪养殖的科研工作。韦秀芳对此感到振奋:“我们将继续聚焦疫病防控和保种工作,推动产业发展。”
像这样借助科技重获新生的特色物种还有山栏稻。这种产自海南中部山区的旱稻,过去由于产量低、成本高,一度被农户弃种。海南山栏酒庄有限公司落户琼中后,与海南大学南繁学院研究院合作,打造海南琼中山栏稻科技小院,开展稻种质资源普查、收集,指导农户应用抗倒伏技术和绿色的病虫害、鸟害、草害防控技术等,目前个别产区已实现山栏稻产量翻番。
联合攻关 提升农业技术
在琼中营根镇,海南嬿窝果智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燕窝果种植基地还有另一个身份——海南琼中燕窝果科技小院。日前,走进种植基地,一排排架子上挂满了即将成熟的燕窝果。
种植基地的海拔400多米,气候和地理环境都接近燕窝果的原产地厄尔多瓜。2020年前后,朱泉凯将燕窝果种植产业拓展到琼中。“经过4年的科研攻关,琼中燕窝果的产量和质量均有提升。”该公司总经理朱泉凯难掩激动地说。
燕窝果是一种“娇气”的水果,有一年,当地出现连续降雨,让燕窝果染上了溃疡病。关键时刻,朱泉凯找到海南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李茂富,他建议朱泉凯为燕窝果增设避雨设施,阻断已发病的植株,有效减少了溃疡病带来的损失。此外,双方还在多方面开展联合攻关,打造了燕窝果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示范基地。
科技小院,一头连着高校科研,一头连着企业发展。在琼中,海南翔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与海南大学合作打造琼中绿橙科技小院,围绕柑橘类新品种培育、新技术研发、新标准制定、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海南槟榔公社实业有限公司与海南大学合作打造海南琼中槟榔科技小院,携手提升槟榔病虫害防治及机械化收割技术;海南大观沉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海南大学合作打造海南琼中沉香科技小院,现已种植沉香6700多亩,有1万余株沉香顺利结香……
“与科研院所合作,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就在我们企业落地,加快了农业技术的提升,进一步解决了发展中面临的痛点难点,增加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海南翔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深挖资源 引来增收“活水”
偏远的山村成为热门乡村旅游点,黎母山镇合究村的变化,离不开海南琼中黎母山农文旅科技小院的支持。
合究村是一个黎族村庄,靠近松涛水库,与附近热闹的城镇、市集、景点都有一段距离,多年来主要发展橡胶等传统产业。2023年3月,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风景园林系教师付广到黎母山镇挂职,根据当地实际,将包括合究村在内的多个点位串点成线,设计乡村旅游线路。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春兰抓住机遇,带队开展黎族苗族歌舞表演,让名不见经传的村庄走进了游客的视野。
结束挂职后,付广带领海南大学“和美山海”乡村振兴实践队持续挖掘黎母山镇资源禀赋,为当地润秀共享农庄打造两届琼中“雨林穿越”黎母山汽车场地越野赛。参赛选手、观众顺着路线打卡合究村,参加篝火晚会,感受黎族风情,仅2024年暑假就为合究村带来近6万元的旅游收入。
“和美山海”乡村振兴实践队队员梁耀文说,随着科技小院的成立,他们正聚焦农旅产业,以保护与发展黎苗文化为目标,推广“黎苗村寨旅游+”模式,在更多村庄挖掘文旅亮点,谋划打造旅游产品,打造黎族苗族田园综合体项目。
琼中有“三江之源”的美誉,淡水资源极其优越,发展淡水渔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吊罗山乡,海南琼中加州鲈科技小院助力当地村民找到了独特的淡水养殖发展路径。
“未来,我们会将加州鲈鱼鱼苗繁育的科研工作放在吊罗山乡进行,企业也将持续扩大冷水鱼养殖的规模,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群众实现就近务工。”海南琼中加州鲈科技小院唐永凯说。(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