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位”让给青年 文昌这场座谈会已连续举办三届-新华网


“C位”让给青年 文昌这场座谈会已连续举办三届

2025-04-06   09:27:44
来源:新华网
字体:

2025年“青年文昌”座谈会现场。新华网发(云伟晟 摄)

  4月4日下午,2025年“青年文昌”座谈会吸引了超百位海内外青年代表踊跃参与,这些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青年才俊齐聚一堂,以青年视角为文昌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座谈会分为“青春见证文昌”“文昌筑巢引才”“AI筑梦文昌”“青年畅谈文昌”“青春映射文昌”五个环节依序进行。在“青春见证文昌”环节,与会青年代表参观了遥感卫星应用产业综合信息与服务平台项目,详细了解项目建设成果,亲身感受文昌国际航天城发展的强劲势头。在“文昌筑巢引才”环节,与会嘉宾和代表一同观看了《青年与文昌双向奔赴》宣传片,听取文昌市有关负责人介绍文昌市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文昌市创业就业政策。

  迎上人工智能发展浪潮,文昌在全市范围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算法普及教学。在“AI筑梦文昌”环节,文昌发布了《文昌市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算法教育白皮书》。自2023年9月至2024年12月,文昌市算法课普及班级增加到14所学校252个班级,累计普及学生约32600人次。作为文昌市华侨中学首批AI班学生,该校高三圆梦班学生陈康慧表示,AI教学不仅提高了她的学习效率,更开拓了她的思维方式,让她收获了元认知的开发和思维的转变。

  文昌的发展机遇受到各界青年的关注,在“青年畅谈文昌”环节,青年代表们各抒己见,展现出了对文昌发展的高度关注与深切热爱。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的青年团总团长王秋霖表示,“青年文昌”座谈会为来自世界各地、在不同生长环境的青年们提供了交流平台,希望除了南洋文化节等常见的年度活动外,能够增设线上线下的联络站,定期开展线下交流,让海外青年可以及时了解海南自贸港和文昌国际航天城的发展动向。

  阿联酋海南商会暨同乡会副会长翁莉娜是一名返乡海外青年,今年在海南注册成立了一家国际商旅服务公司,她表示,基于文昌的文化与资源优势,完全可以搭建起与海外沟通的坚实桥梁。来自巴西的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的葡萄牙语老师宋丹诺觉得文昌既是一座有历史、有文化的城市,也是一座很现代化的城市,他作为“新文昌人”,很喜欢文昌,会把文昌故事讲给朋友听。土生土长于文昌的国家沙排队原队员林美媚分享了自己在体育道路上的感悟与思考。她表示,文昌素有“排球之乡”的美誉,排球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文昌体育之所以蓬勃发展,是因为大家对体育发自内心的热爱。她希望能够利用新媒体平台,分享文昌体育的故事和精彩瞬间,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让文昌的体育文化不仅在本地传承,还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文昌鸡是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海南永鸿文昌鸡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小瑛是家族第三代传承人,她表示,下一步将利用现代科技赋能传统养殖——从智能孵化车间到生态散养基地,从冷链锁鲜技术到视频宣传带货,借助海南自贸港的东风,让传统产业“破圈”,使文昌鸡从文昌飞到了东南亚,乃至全世界。

  扎根文昌的青年创业者——文昌咖啡产业园区投资人蔡超荣从“青年力量”与“侨乡优势”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他认为,“守正创新”是产业突围的关键,华侨是最宝贵的资源,要着力打造“咖啡+文旅”新场景,推动数字化赋能,深化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华侨资源、侨乡优势,引进海外专业人才,补足产业链短板,助力文昌咖啡对接海外标准、开拓国际市场。

  投身于新媒体行业的本土青年代表则分享了自己的想法,自媒体账号“银猫和蓝豆”主理人郑蓉蓉表示,作为一名用镜头记录家乡发展的自媒体行业参与者,见证了文昌在文旅产业的蝶变新生,她愿做好文化与产业发展角色,将文昌特色元素编织成动人文昌故事,助力文昌文旅融合发展。

  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青年代表们还围绕人工智能、教育革新、文化交流、人才引进、青年创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他们的发言充满了前瞻性和建设性,为文昌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方向。

  海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务办公室主任曾晓明在倾听与会青年代表发言后指出,广大青年要抱有更大的信心,把握时代赋予的机遇,勇于担当,积极投身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大潮,让青春在建设海南自贸港和文昌国际航天城的征途上绽放光彩。

  让青年当主角,让青年坐C位。已连续举办三届的“青年文昌”座谈会,成功搭建起了海内外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交流平台,让更多海内外青年才俊了解文昌、爱上文昌、扎根文昌,为建设全域文昌国际航天城凝结“青”智慧、凝聚“青”力量。(符钰超)

【纠错】 【责任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