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围绕木棉文旅IP,打造多元业态、升级旅游服务
昌江:木棉花染“红”新业态
排队登船、拍照“打卡”,近段时间,前来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昌化江畔木棉赏花码头的游客络绎不绝。
走进向往的春天,从一朵木棉花出发。每年2月至3月,素有“中国木棉之乡”的昌江迎来一年中最“红”的季节——木棉花开季。今年春天,昌江再向广大游客发出一场“春赏木棉红”的邀约。
2025海南昌江春赏木棉红系列旅游活动从1月启动至今,围绕木棉文旅IP,培育多元新业态、升级旅游服务,将传统赏花游升级为集文化、体育、休闲于一体的综合体验,以花为媒拉长旅游黄金周期,持续提升昌江全域全季全时旅游品牌影响力。
从“赏花”到“玩花”,多元业态打造文旅大餐
今年,昌江首次推出昌化江畔十二时辰赏花趣玩季,涵盖露营赏花、非遗市集、赏花慢游等多种活动形式,让游客在欣赏木棉花开美景的同时,深入体验昌江的文化和风情。
昌化江畔木棉赏花码头是昌江“春赏木棉红”热门赏花点之一。当地在此开展丰富的文旅活动,并融入黎锦走秀、黎陶展示、竹竿舞互动等非遗体验,让文化成为旅游的深层内核。“这是我们第三次来这里赏花。”黑龙江旅客杜光华说,这里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浓郁的人文风情。
以花为媒,以音会友。昌江在七叉镇宝山梯田和叉河镇排岸村举办了“遇稻美好·木棉之恋”稻田音乐秀,打响户外民族风音乐秀文化品牌。此外,昌江还结合美食、体育和自驾等元素,推出了黎家长桌宴、赏花登山徒步和健康跑、自行车骑游大会等活动。
游客付海鹏近日参加了七叉镇举行的赏花登山徒步暨乡村健康跑活动,在观赏山水美景的同时享受运动乐趣。“我对昌江木棉红的美景向往已久,借着这次参加活动的机会,特地从海口过来感受‘人在画中游’的体验。”他说。
从看客到迎客,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买圣女果吗?5块钱一斤。”趁着花期,昌江叉河镇排岸村村民符爱梅挑了几担圣女果,在木棉花开的稻田边摆起小摊。得益于木棉赏花季引来的客流,她的圣女果迎来了好销路,“每天有四五百元收入”。
依托木棉旅游季,昌江引导村民参与旅游产业链,让村民端稳“旅游碗”,实现“花下就业、家门口增收”的美好图景。除了售卖特色农产品带来的增收,民宿的“火热”也让不少村民吃饱“旅游饭”。
作为昌江木棉花的“早春名片”,王下乡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成为海南西部木棉花最早绽放的观赏地。当地皇帝洞因喀斯特地貌与木棉红交相辉映成为“天然取景框”,十里画廊以“山水木棉”的立体画卷“吸粉”不少。
春节假期至今,王下乡浪悦黎奢民宿和时光里民宿入住率达70%,两家民宿总收入分别为9.55万元和11.52万元。从“深山黎乡”到“诗与远方”的网红目的地,王下乡不断焕发新生机,成为海南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春赏木棉红,木棉花点燃了昌江的春日经济,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致富花”。
从“流量”到“留量”,升级服务延长消费链条
如何让“流量”变“留量”,是昌江提升全域全季全时旅游品牌影响力的重要课题之一。今年木棉赏花季,昌江着重做好交通、住宿等方面的服务,让游客来得顺畅、玩得舒心。
连日来,昌江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与七叉镇、叉河镇紧密配合,做好旅游旺季道路交通服务保障工作,通过启用临时停车场、规划新的停车点位、安排人员并利用高科技设备在重点区域疏导交通和秩序维护等方式,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安全畅通的旅游交通环境。
优质的住宿服务也成为昌江旅游的“助推器”。昌江石碌镇维也纳酒店在大堂为游客提供详细赏花攻略,包括最佳观赏时间、地点、交通路线和周边餐饮等信息,帮助游客便捷赏花,给予游客“宾至如归”游玩体验。
一朵木棉花染“红”了昌江旅游新业态。未来,昌江将持续以花为媒,持续打造多元业态,不断升级旅游服务,深化“全域全季旅游”战略,推动“春赏木棉红、夏品芒果香、秋游棋子湾、冬登霸王岭”品牌联动,让游客充分感受到山海黎乡的多样之美。(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