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启用后,充分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培育壮大航空维修现代服务业集群。截至目前,海关共监管83架次飞机、17台发动机进入保税区开展保税维修,货值450.5亿元。
“这是正在维修的蒙古航空公司波音B787飞机,货值7.9亿元。”2月13日,在海口空港综保区飞机维修产业基地,海口海关所属海口美兰机场海关监管二科关员田昊说,这架飞机也是海南自贸港首架蒙古国进境保税维修飞机,此次执行更换双发动机的维修工作,维修周期为5个月。
随着维修免缴保证金、暂时进境维修转内销、维修航材保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力度越来越足,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不断放大,吸引越来越多境外飞机来到海南开展保税维修。据统计,2024年,海口空港综保区保税维修货值311.3亿元,同比增长了3.3倍,创造历史新高。
此外,航空维修所用的进口航材一般不进行大批量采购,而是根据飞机、发动机的维修检测情况而定,维修过程中订购进口航材所需的配货时间通常较长,影响企业维修效率。对此,海口美兰机场海关会同地方管委会,依托综保区搭建平台,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支持维修企业与航材供应商交流合作,共同打造国际航材交易中心,助力企业畅通维修产业链条。
为保障境外维修飞机快速通关,海口海关创新保税维修智慧监管模式,运用“智能卡口+视频监控+红外线”等智能技术对维修飞机全流程监管,安排专人提前对接企业,了解飞机维修计划,为企业提供24小时通关、查验等一站式服务,及时验放进境维修飞机及维修用航材,保障进境维修飞机顺利入区开展保税维修业务。(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曹马志)
【纠错】 【责任编辑:韩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