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口2月1日电(记者罗江)在海南,芒果、凤梨、释迦等热带水果并不稀奇,那巧克力布丁果、冰淇淋果、黄晶果、手指柠檬……你听说过吗?一批奇瓜异果正在这里“安家”,或许不久后就会出现在你的餐桌上。
位于琼海市的“世界热带水果之窗”四季瓜果飘香,春节期间这里人气持续走高。带着淡淡咸味,融合芒果、甘薯和焦糖风味的欧罗莎;形状如手指,果粒似鱼子酱的手指柠檬;冷冻后口感如冰淇淋的冰淇淋果……游客在这座“水果博物馆”里不仅能大饱眼福,还能探索舌尖上的新奇体验。
建设运营该园区的海南盛大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世界各地引进近700个水果品种,其中约有420种属国内首次引进,目前已推广种植20多个优选品种。
“通过引种试种,我们筛选出口感好、产量稳定、市场接受度高的品种。”该公司总农艺师陈兵介绍说,企业根据相关水果的市场前景和特性确定种植规模,优秀单品推广种植两三千亩就能实现可观效益。
“大家熟知的芒果、火龙果等,海南都是最早的产区之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党志国说,我国种植的不少水果都是由海南引种、试种成功后,相关的品种、技术再向其他省份辐射。
立足热带气候、自贸港政策、南繁种业科研力量等优势,海南持续开发引进同纬度国家热带果蔬资源。同时,靠前服务指导企业海外引种业务,支持企业就近建设检疫隔离圃,针对优异果蔬展示示范基地建设、种苗繁育给予资金补贴。
从引进到推广,还离不开科研创新。在中国国家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菠萝),我国首批红皮菠萝新品种“冰糖红”“红珍珠”引人注目。通过引进与保存全球各地的菠萝种质资源,中国热科院菠萝研究团队深入育种研究,最终成功培育出这两个新品种,并推动其落地推广。
为提升热带水果产业的竞争力,海南省今年初设立了优稀水果产业技术体系,统筹开展资源引进和育种、高效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后与加工等工作。海南“首引”“首种”“首推”,其他省份根据品种适应性跟进种植,“新奇特优”水果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要立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打造‘小而精’特色产业。”党志国说,在开展育种创新、技术研发赋能岛内外产业发展的同时,继续引进、挖掘、筛选和推广具有本土优势的特色品种,持续为全国消费者的“果盘子”“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