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新华网发
4月18日,“新华中经海南自由贸易港智库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自由贸易港研究》出刊500期研讨会”在海南海口举行。会议聚焦新发展形势下,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如何发挥智库咨政建言作用,更好地为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海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重点智库理事会副理事长张振明在致辞时表示,智库建设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紧扣海南自由贸易港实际需求,加强成果转化与人才队伍建设。海南省委宣传部将继续深化智库建设,推动智库在政策研究、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新华社海南分社社长陈良杰表示,近年来,依托健全的信息网络、深入的理论研究、详实的实地调研以及庞大的专家库资源,《自由贸易港研究》等系列信息刊物,组织撰写了一系列有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调研报告,取得较好成效。未来,新华社海南分社将与新华中经海南自由贸易港智库理事会成员单位一道,持续加大对海南发展的智力支持力度,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
海南省社科院副院长、省社科联副主席熊安静认为,作为国家战略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承载着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重要门户的历史使命,各类智库需围绕“学术—学科—话语”三大体系协同发力,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理论框架,更好地服务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海南社会经济发展,2024年12月4日,中国经济信息社牵头与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瞭望智库等多家高校、智库机构共同发起成立新华中经海南自由贸易港智库,形成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发展的智库研究公共平台。
海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许玫指出,新型智库建设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战略举措。立足海南自由贸易港“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应聚焦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及长远发展的核心命题,深入开展研究。在全球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更需要为决策提供前瞻性视野和战略价值的智力支持。许玫表示,海南师范大学将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以及智库建设优势,愿携手各界研究机构,搭建协同联动的智库平台,通过联合开展重大课题攻关,共同探索海南自由贸易港智库建设与合作新路径。
海南大学副校长高佃恭则表示,自2018年以来,海南大学在学科建设、科研等方面成果显著。未来将推进“多学科协同+平台共享+成果转化”,融合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实践,围绕“五向图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也愿与各智库平台、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一道,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贡献更多智慧。
中国经济信息社董事长、新华中经海南自由贸易港智库理事长潘海平表示,新华中经海南自由贸易港智库将立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实际,强化专业领域经济分析师队伍建设,以“信息采集+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专家访谈”的“记者+学者、调查+研究”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智库研究的前瞻性、专业性、参考性,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会议还系统介绍了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和中国经济信息社智库发展成果、《自由贸易港研究》发展回顾。为了更好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经济信息社于2018年4月18日创刊《自由贸易港研究》,7年已连续出刊500期,涵盖政策解读、经验借鉴、前沿理论研究等内容,形成了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实操性的研究成果。刊发的一系列智库报告,切实推动了实际问题的落实解决,受到海南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
来自海南省委宣传部、新华社海南分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海南省社科联、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及海南各市县、部分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等参加会议,并就本地区或本单位智库工作及智库调研选题等进行了交流研讨。(叶文华、赵婉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