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近年来,三亚加快合作办医步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引进尖端医疗人才,为医疗事业发展提供更多新质生产力。刘非的“三亚故事”讲述着这一变化。2021年,刘非作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领办的三亚市人民医院首批专家团队成员之一来到三亚。 3年来,他将微创技术引入三亚市人民医院,推动腹腔镜肝脏切除技术由空白到常规开展,填补了三亚乃至海南地区肝胆外科领域多项技术空白。
人物简介
刘非,男,今年41岁,现任三亚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三亚医院)普外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担任海南省医师协会肝胆胰分会副会长。
他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在2012年荣获“教育部博士学术新人奖”,是2024年海南省“十佳百姓身边好医护”。
他擅长腹腔镜微创肝胆胰脾手术,有着17年的从医经验;在今年10月获得全国肝胆胰手术视频大赛总决赛亚军,还将代表中国出征2025年亚太肝胆胰国际年会。
01
合作办医
从“看病不出岛”到“入岛来看病”
步入12月,刘非依然保持从清晨开始的“连轴转”工作模式。
在“国赛”上斩获名次后,慕名而来找刘非问诊、咨询的患者及其家属比以往更多了。
医院的工作虽然忙碌,刘非却始终觉得充实。
“能看到一位位病情危急的患者经过我们用心诊治康复出院,甚至恢复正常的生活,我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喜悦与成就感。”刘非说。
今年9月,家住崖州区的王女士在一次体检中确诊为胆囊癌。
“当时感觉天都塌了,我还不到50岁。”王女士说。
后来,王女士的家人听闻三亚市人民医院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专家常驻,主动前来求诊。
刘非经过查阅王女士影像检查资料后综合评估,决定为其实施腹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
3小时的手术过程,刘非及其团队不但控制好出血量,还实现了胆囊切除、肝4/5段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及区域淋巴结清扫等。
术后不久,王女士恢复迅速,顺利出院。
出院时,她还向刘非及其团队赠送鲜花和锦旗表达感激。
时间往前追溯,今年4月,一位外省患者突感腹痛,一度休克昏迷,紧急送往三亚市人民医院就诊。
经腹部CT检查发现,该患者左侧肝脏上有一个大小约为24*26cm的特大肿瘤,重达8.6斤。
肿瘤急需手术切除,可手术风险和难度却不小,一度让刘非感到为难。“如此巨大的肿瘤,放眼全国都属罕见。”
好在经过5小时的精细操作,手术过程一切顺利。
“术后不久患者就出院了,前段时间听其家属说,患者已经逐步恢复正常生活了,我很高兴。”刘非说。
刘非驻点三亚3年来,类似的案例数不胜数。
2023年,刘非领衔的普外科手术总量在三亚市人民医院位居榜首。其中,国考指标要求的四级手术和微创手术数量增长超过40%。
“省内外患者对我们的诊疗信心越来越高,现在我们不仅要帮助患者实现‘看病不出岛’,还要吸引更多患者‘入岛来看病’。”刘非说。
02
“输血”+“造血”
三亚医疗事业迈向高水平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驻点三亚后,刘非在引入微创技术的同时,帮助三亚市人民医院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刘非回忆,刚到医院时,科室里只有一位三亚本地的医生。
“他很年轻,态度好,做事勤奋,我认为是一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刘非说。
抱着这样的想法, 刘非为该医生敲定了专业发展方向,带着他跟班学习,还帮助他申请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期1年的培养计划。
“没想到他回来后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每年能够主刀完成100多例介入手术,现在还当上了我们科室副主任。”刘非笑着说。“近年来,年轻医生的成长故事同样发生在其他科室,并不少见。”
“如果说我们外省专家团队进驻三亚,为医疗条件改善‘输血’开了个好头,那么我们帮助年轻医生成长,就是在为医疗事业迈向高水平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新质生产力。”刘非表示。
03
内外兼修
三亚“肥沃土壤”滋养优秀人才
起初,刘非在三亚的派驻期只有1年。然而,期满之后他主动申请留在了三亚。
“我很喜欢三亚,这里气候宜人、温暖舒适,风景也很美,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刘非说,“更重要的是,我们医院口碑越来越好,学科建设日渐完善,优秀人才层出不穷,患者对我们越来越信任,这让我有了留在三亚的强烈念头。”
在他看来,三亚通过城市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内外兼修,培育了一片滋养人才的“肥沃土壤”。
“有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要做的,是帮助三亚打造一支‘带不走’的肝胆外科团队,让众多‘首例’成为‘常态’,为守护海南肝胆疾病患者的健康贡献自身力量。”刘非说。
来源:中共三亚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发展局) 三亚传媒影视集团